氣溫變化對寶寶照顧的不便之處 |
來源: 點擊數:655次 更新時間:2021/9/15 17:11:09 |
一、孩子這四個表現說明他冷了 1、蜷縮著身體 大人冷的時候會本能的蜷縮身體,減少散熱面積。孩子也是一樣,如果你發現孩子總是蜷縮著身體,而且腦袋總是縮在小襁褓或衣服里,就說明孩子冷了。 2、鼻子塞塞的 孩子感到冷的時候,剛開始并不會流鼻涕,而是出現鼻塞、呼吸不暢,如果你發現孩子哭鬧、呼吸不暢,就要考慮給孩子是不是冷了,該添加衣服了。 3、臉色發青或蒼白 臉色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體溫,溫度高時,流經體表的血液增多,臉色會顯現的比較紅潤、有氣色。溫度低時,流經體表的血液減少,臉色會黯淡無光。如果你發現孩子的臉色發青或蒼白,就說明孩子已經很冷了,需要添加衣服增加溫度。 4、后頸和上背心處有些微涼 曾經聽兒科專家說,判斷孩子冷暖最科學的方法,就是摸孩子脖子和背部交界的部位皮膚。如果感覺發熱就說明穿多了,溫暖就說明穿的正適合,如果有些微涼就說明穿少了,需要添加衣服。 另外提醒媽媽摸孩子手腳判斷冷暖是不正確的方式,孩子末梢循環比較差,冬天手腳冰涼是比較正常的。如果媽媽依照這樣穿衣,等孩子手腳暖了,體溫升高了,反而容易著涼誘發感冒了。 二、如何判斷寶寶冷熱 寶寶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,很多時候我們會摸摸寶寶的掌心和腳心來判斷他是熱還是冷。當摸到寶寶小手涼涼、小腳冰冰的時候,趕緊套上厚外套、裹上棉被借以保暖,卻往往把寶寶悶出滿身汗,甚至發生捂熱綜合征的情況。 這是因為幼兒的末梢血液循環較不佳,有時候手冷腳冷,只是因為空氣對流或低溫,使得末梢溫度較低,其實只要中央體溫處于正常范圍即可。 不過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有些寶寶隨著年齡成長,手心溫度就會逐步“升溫”;有些寶寶則一直都處于較低的溫度。家長要多留意寶寶的生理變化,要感知其“核心溫度”,可以把手掌平放在寶寶后背或胸口的皮膚上。 其實總的來說,只要了解寶寶的行為模式,就能夠判斷出寶寶任何行為上的改變,能感覺到寶寶是不是狀態良好。 首先,成人本身感受溫度的變化是一個參考點,但有些爸爸很怕熱或是媽媽很怕冷,參考點就會有所不同。 再者,借由測量體溫變化來了解寶寶目前的身體狀況是不錯的方法,如用自己的手觸摸寶寶后背或胸口借以感覺寶寶的體溫是否正常,但每個人的體表溫度都有差異,這樣的測量方式還是不太準確。即便使用耳溫槍等電子方式測量體溫,數據也會有所誤差,僅供參考。 最后,作為父母來說,最重要的應該是觀察寶寶的精神及活動狀況,倘若與平時不同,就要特別注意。 三、寶寶穿多少合適 1、室內寶寶穿幾件? 如果室內有空調或暖氣,室溫能保持在25℃左右,寶寶只要穿薄薄的棉衣,內穿一件細軟的薄棉襯衣即可,不必再添加毛衣了;如果家中沒有取暖設備,室溫比較低,可以給寶寶多加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,確保前胸和背包保暖。 2、寶寶好動怎么挑衣服? 好動的孩子衣服一定要容易穿脫,媽媽們要根據孩子當時的體溫、出汗情況來增減。通常即便在冬季最熱的時候,衣著總量也不要超過4層,否則孩子就會行動不便啦! 3、根據寶寶背部冷熱決定穿衣,對嗎? 正確!摸寶寶小手來感受寶寶冷熱是不適當的。媽媽可以時常用手摸摸寶寶的背部,確認他有沒有出汗,這是衡量寶寶穿著是否合適的好辦法。 俗話說,“若要小兒安,三分饑和寒”。臨床上,醫生經常發現孩子穿太厚而導致感冒,發燒的。這是因為,一方面,孩子穿得太多,整個人都被束縛住,行動不便、血行不暢,常常背后出了一身汗,手腳卻是冰涼的。另一方面,孩子出汗后如果家長沒及時發現,增減衣物,冷風一吹,就更容易受涼。 四、為寶寶穿衣應注意哪些問題 1、必要時才更衣。如果寶寶經常吐奶,可以給他套上一個大的圍兜,或是用濕毛巾在臟的部位做局部清理,沒有必要每次都全身上下換一套。 2、在把衣服套到寶寶的頭上之前,媽媽要先用手拉開領口,避免衣領弄痛寶寶的耳朵和鼻子。同時,為了避免套頭時寶寶因被遮住視線而恐懼,可以和他說話,以分散他的注意力。 3、為寶寶穿衣服時,最好選擇一個平坦的地方,并準備一些娛樂玩具或輕快的音樂。同時,要把為寶寶穿衣的時間,變成親子談話或游戲的時間。 4、寶寶居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2~24攝氏度剛出生的寶寶居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2~24攝氏度,濕度應保持在60%~65%左右。室溫過低可影響寶寶代謝和血液循環,過高可引起發熱;適當的濕度使人感到皮膚干爽舒適,呼吸順暢不干澀,不利于灰塵漂浮。
|
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
上一篇:做好秋季嬰幼兒感冒的措施 下一篇:秋季關注寶寶飲食的要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