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兩會養老建議盤點:破解養老難題有何新思路? |
來源: 點擊數:719次 更新時間:2025/3/4 17:07:46 |
每年兩會,人大代表們針對養老問題提出各種建議。今年的兩會上,代表們的提案涵蓋了農村老人醫療、社區養老、適老化改造等多個方面。 煙臺代表王學林關注農村老年人醫療問題。當前農村老年人面臨醫療資源匱乏、收入低下、社保不完善等困境。 這些老人為國家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,現在卻無法享受應有的醫療保障。他建議對60-75周歲的農村老年人醫療保險費減半,75周歲以上全免。 這項建議針對性強,直擊農村老年人的實際困難。 天津代表韓洪濤提出了農村失能老人照護的創新模式。農村有大量閑置資源,完全可以改造成養老服務中心。 通過引入智能設備、與醫療機構合作,為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服務。這種模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,不需要大規模新建,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。 山西代表侯敏把目光投向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。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隨時能得到專業醫療建議的“健康管家”。 她建議提高簽約率,明確體檢項目和標準,建立健康檔案。這種“私人定制”式的醫療服務模式,能讓老年人享受到更貼心的醫療照顧。 遼寧代表魯金花注意到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。她建議普查老齡人口分布,在老年人集中區域建設活動中心,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。 讓老年人不僅吃得飽、穿得暖,還能活得開心、過得充實。 遼寧多位代表為養老服務提出系統性建議。王蔚代表提出構建四級養老體系,根據老人的自理能力提供個性化服務。 李毅男代表建議對養老護理員進行智慧養老技能培訓,把智能設備使用納入職業評價標準。扈利蘋代表關注農村養老,建議拓展縣級特困供養機構功能,推動鄉鎮養老機構轉型。 天津代表時巖把關注點放在了家庭適老化改造上。很多老人住的房子都是年輕時的,并不適合老年人居住。 她建議政府出臺適老化改造政策,建立示范區,重點幫扶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改造。這些建議都從細微處著手,切實解決老年人的生活不便。 上海代表盧羿則關注到了老年人出行問題。她建議在公共區域設立無障礙出租車專用停靠位,為老年人出行開辟“綠色通道”。 這樣能讓老年人出行更方便、更放心,不用總是依賴子女。 這些建議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。它們關注到了農村和城市、物質和精神、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等多個層面,勾勒出了一幅全方位的養老服務藍圖。 代表們的建議反映了社會各界對養老問題的重視,展現了破解養老難題的決心。 從這些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出幾個重要趨勢:第一,養老服務正在向智能化、專業化方向發展。通過引入智能設備、培訓專業人才,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。 第二,更加注重個性化服務。不同地區、不同身體狀況的老人有不同需求,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。 第三,服務范圍不斷擴大,從基本生活保障延伸到精神文化生活。 當然,要把這些建議變成現實,還需要政府、社會、家庭的共同努力。需要加大財政投入,完善政策制度,調動社會力量參與,培養專業人才。 只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,才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。 社會在發展,人口在老齡化,養老問題永遠在路上。代表們的建議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,期待這些建議能夠盡快落地,讓老年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。
|
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
上一篇:2025年全力擴內需,激發經濟新活力 下一篇:孕嬰及家政服務有些什么服務項目 |